煤企的物流管理有效措施范文
物流贯穿于煤炭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物流环节的任何改善都会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促进作用。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竞争领域”。煤炭企业要加强物流管理,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国煤炭物流信息化是指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和集成煤炭流通过程中的信息,通过分析、控制煤炭流通中的信息和信息流,来管理和控制煤炭价值链的物流、商流和资金流,提高煤炭流通运作的自动化程度和决策水平,达到合理配置煤炭流通过程中所需的各类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根据目前学术界对物流服务发展阶段的各种定义,我们针对中国煤炭物流服务的发展情况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传统基础服务、专业物流服务与个性化物流服务。针对此三个阶段,煤炭物流服务作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也存在三个阶段,一是基础信息化,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与共享,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如协同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二是信息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即在基础信息化实现以后,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对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如对仓储信息的整合和仓储存取的优化、运输信息的整合和运输路径的优化等,从而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三是物流供应链管理,主要指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物流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从而实现为客/商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物流服务。
建设煤炭物流体系的宏观环境
我国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后,物流业将是一个迅速膨胀的产业,今后我国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将呈现如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物流业的发展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成正比,继续处于快速增长期,保持25%左右的增长率。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继续改善,比较突出的是:国家有望出台物流产业发展大纲和产业发展政策,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以及交通管制等方面鼓励物流发展。物流标准化将进入实施阶段,物流企业标准、物流企业分类标准、托盘标准以及信息化标准等方面将有所突破。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相继实施,东西、南北之间的大切换、必将更加有力的推进物资流动。以进入WTO为标志,我国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会进一步看好中国物流市场,继续加大投资;同时,民间资本也会进一步介入,相信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将继续优化。总之,今后一个时期,将进入物流业发展的黄金时机,我们能不能趁势把煤炭企业的物流发展起来,已经不是外部环境的问题了,国家给咱们搭好了平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唱好这台大戏。
建立物流管理的意义
有生产必然有物流,但是,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第一,它还处于传统的物流阶段,仅仅满足于为企业生产服务,真正的现代物流还没有起步;第二,我们只是从供应和销售的角度,开展了少量的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还没有把第三方物流当作产业经营起来,把利润拱手让给了别人。第三,目前我们缺乏物流人才、经验、资金和设备。第一方物流,就是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运到用户;第二方物流,就是把供应商的产品自己运过来;第三方物流,就是把别人的商品运到另外的客户。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下分析了:我们把自己的煤炭运到用户,运载工具空载而归,结果是浪费了一半的时间,丢掉了一半的利润;我们自己把买进的设备运回来,空车去,满载回,结果同样是浪费了一半的时间,丢掉了一半的利润;如果我们信息畅通,进行第三方物流,就可以做“来回脚”,不丢失利润。不仅是赚取利润的问题,煤炭企业在充分挖掘物流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大量安置从主业分流出来的人员,形成企业的另一条战线。
煤炭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强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管理的组织化程度在物流活动优化重组中,煤炭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在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将采购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物流职能集成,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物流一体化,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组织、控制和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独立的物流经营公司。鉴于我国物流市场还很不成熟、很不规范的现状,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业集团可以采取介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办法。将企业现有物流服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去,成立独立核算的“物流中心”或“物流事业部”,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独立的物流经营公司。新公司为企业自己的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市场上揽业务,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利用率。将弱势业务外包出去,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据统计,煤炭企业有80%以上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务是由企业自我服务系统和供应商承担的。
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细化,许多企业开始注重物流资源外取,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煤炭企业应改变原来“企业办社会”的经营模式,将所有与运输有关的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化。物流的管理效率体现在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加工过程中。煤炭企业要依托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网上交易系统,并与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采购网和客户服务网对接,建立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物流服务网络,以客户订单信息流带动配送物流的实现。借助于准确的信息传递,将传统的、粗放式的物流送货形式,上升为“门到门”、“库到库”甚至“线到线”的精细物流方式,实现物流信息化。
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指标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煤炭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物流费用会计核算机构,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了解煤炭企业物流成本结构,制定物流活动计划进行调控,正确计算反映物流成本,并评估物流部门对煤炭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注重物流成本效益,科学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进行科学的采购分析,加强库存控制。采购分析需要考虑的基本信息包括所采购物料的成本分析、交货时间和地点、交易的付款期限等等。在采购分析时,首先根据企业生产需要,通过参考过去“一定时间内”物料使用量的平均值和变化幅度,确定未来的需求计划。其次需要考查供应商的历史供货情况,即“一定时间内”供货数量的平均值和变化幅度,制定合理的储备量。物流部门要结合以上两个方面,计算出比较合理的交货周期和经济订购批量。加快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加快区域化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建立与形成快速、准确、高效的物流配送机制。充分利用和盘活已有的运力和仓储资源,选点设立配送、分拨中心,搞好煤炭集团内部物资的直达配送。强化物流知识的培训和物流人才的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使物料管理的职能发生了变化,这就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培训提出了较高要求。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领导要在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明确煤炭企业各物流环节基本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煤炭企业内部的物流模式。为此,要加快物流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如开展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等,做好煤炭企业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